魔抓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5

分卷阅读205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青年的声音明亮激昂,倒与筑声也十分相配。

孙吴刚才带了酒过来,都被自己喝光了,此刻已有醉意,开始抱着好兄弟荆轲,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壮志难酬的不如意之事,说到最后,就开始相拥而涕,好像周围没有人一般。

高渐离见状对明夷说道“姬女见笑,我等狂放无理惯了,从前在市井之中也是如此。”

“此乃一片赤子之心,我怎会见笑。”明夷微笑说道。

明夷想起了之前还在齐国时,师傅盖聂和她说的一件事。

师傅盖聂没有父母亲人,最初是在榆次那边的山林被师门捡到的,后来也就以榆次为自己的故乡了。

一年前盖聂路过榆次,然后心血来潮在故乡小住了一段时间。

当时荆轲也在游历天下,恰好路过榆次,不知怎么也听说了剑客盖聂的名声,然后特意去拜访他,然后一同讨论剑术。

这在当下是十分正常的举动,有名无名的剑客游侠,如果碰到总会互相切磋一番,好扩大自己的名字和精进剑术。

盖聂也按照惯例接待了荆轲。

然而,这场切磋不怎么成功,或者可以被称之为十分糟糕。

一向喜欢直来直往爽朗性情的盖聂被荆轲那“识时务者为俊杰”、“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言论惹的十分暴躁,当场眼神就冰冷下来,还泄露了一点杀意。

被一个剑术远远高于自己的游侠这么冷漠的盯着,荆轲感到压力巨大,为了生命安全,立刻就告辞离开。

屈渊觉得二人之间无冤无仇,这样做不妥当,劝师傅再把人叫回来,没想到荆轲已经马不停蹄地坐上马车离开了榆次。

屈渊很不理解荆轲的做法,盖聂却说这很正常。

“方才我冷眼看那荆轲时,他胆怯恐惧到流出冷汗,连再反驳我都不敢,这种人,又岂会有胆量继续留在榆次面对我。”盖聂说道。

明夷静静凝视着不远处正在与友人抱头聊天的荆轲。

如果一次算是意外的话,那之前因为和鲁句践因为争执六博棋的路数,荆轲同样选择了悄无声息地逃走。

这种人,将来为什么会有胆量去秦国刺杀秦王?

见对面女子的眼神总往同一个人身上瞧,高渐离问道“姬女为何一直望着荆轲兄弟看?”

明夷回头,笑问道“听闻荆轲大侠之前是卫国人?”

“不,荆轲本来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来才迁居到了卫国,几年前他还去面见了卫元君,想要在卫元君帐下效力,可惜未曾得用。”高渐离惋惜说道。

“也幸好没有得用,否则如今不也被卫王牵连了,待在野王邑那地方潦草此生。”明夷劝解道。

秦国灭亡魏国以后,就将原本依附于魏国的卫元君连同旁支亲属一同迁移到野王邑,然后派人看管了起来。

有生之年,只要秦国没有灭亡,那些人的命运也就固定了。

高渐离略一思考,豁然开朗。

“也是,下次荆轲在为此事心情郁结时,我便以此话来劝说他。”高渐离笑着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2-0602:17:05~2020-02-0701:24: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诗景蔓10瓶;谁染月色薄凉意3瓶;又没吃药ㄟ(▔,▔)ㄏ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太子丹的变法提议,果不其然,在燕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太子搜罗的门客会吹捧变法的主意好,燕国朝堂上的公卿大臣可不会。

作为既得利益者,谁能忍受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被瓜分出去,然后作为战士功绩的奖励,在燕太子丹讲出自己的变法决定以后,几个年老的大臣,直接言辞恳切的当庭下跪,恳求太子收回这个主意。

奈何燕太子丹是铁了心的要变法!

在燕太子丹眼里,如今强秦在侧,燕国风雨飘摇、国力江河日下,如果再不变法,他朝秦国的大军攻来,或是又以阴谋诡计挑拨齐国和赵国攻打燕国,燕国肯定毫无还手之力!

让他一辈子被压在赵政的阴影之下不得翻身,燕丹做不到!

面对这些顽固的大臣,燕丹最开始还有一点耐心,在朝堂上循循善诱的试图说服他们。

比如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商朝因为不沿袭旧法度而能得到天下,夏朝因为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比如孤,根本不值得你们如此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比如尔等,也不值得赞扬。”之类的话。

总之,大多都是拿当年商鞅舌战秦国旧贵族的话来反驳。

既然燕太子丹都这么说了,那当年商鞅在秦国被仇视的那一幕,也就被毫不客气的在燕国重新上演了。

碍于燕太子丹未来还是他们效忠的王上,贵族大臣们没敢直接唾沫横飞地骂他,只能一个个的聚集在燕国王宫里,哭天喊地的恳求燕太子丹收回成命。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啊!”

“老臣还望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须知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

燕国王宫里,听着外面那一声比一声高的哭喊,燕太子丹恼怒地来回在殿里转了几步,最后一脚踢翻了一个鎏金凤纹的青铜香炉!

香炉当啷一声撞下台阶,里面的火炭全部被挥洒出来,掉落在木质地板上。

“素日里处理政务,政令下达时,个个称自己年老体衰难当大任,现在要动他们的田地粮食,却有力气在宫门口嗷嚎大哭了!一群老而不死!”燕丹恼怒的说道。

周围服饰的宦官宫女全部胆怯的跪下。

“太子殿下息怒!”

燕太子丹却完全没有要息怒的意思,站在原地沉思几秒后,忽然一声冷笑,紧接着毫不犹豫的伏在案几上写了一封王令,又盖上自己的印章。

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