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抓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科举入官途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9

分卷阅读109

    层科举考上来,即是折磨,也是磨炼的意思了。

能参加春闱的考生,除了那几个,勋贵子弟外,都是经过,一层层考试,选拔上来的,有的甚至,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春闱,都是十分,有经验之人,所以,在这个小插曲过后,很快便迅速,有序的入了场。

坐在狭小,逼仄的号房里,贺书渊伸手,缓缓打开了,面前的考卷。

跟秋闱时一样,前面两道,答三百字的小题,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题,并没什么难度,最后一道,需要写七百字的大题,让贺书渊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心,此谓知本。”

这句话,出自,意思是说,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这道题目不难,但是,要想写得出彩,却并不容易。

“人心”,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东西,自古,君王们,就比较重视民心,但是重视,归重视,其实,在封建君主们心中,他们却并不太,愿意承认,“人心”的重要性,因为,那样就意味着,他们要受到,老百姓的钳制,不能为所欲为,这是他们绝对,接受不了的事情。

而且,这个题目中,不仅有“人心”,还有一个“根本”,要怎么把“人心”和“根本”,巧妙的结合起来,而且,还不会引起,君王的反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他现在,名声在外,春闱所做的策论,势必会引得,各方瞩目,助力是有,阻力也不小,如果他不能,将文章做得,足够出彩,最后,想要得到,春闱的会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对于他,如今的境地来说,如果得不到会元,就将是极大的失败,哪怕后边殿试,得了皇上的青眼,最终能够得了状元,将来,入仕后,也难免会为人所诟病。

心中思绪万千的贺书渊,合上手里的考卷,身体向后,靠在墙壁上,思索着,该如何来,回答这道题。

同一时间,坐在贡院,号房里的霍荣钧,却是一脸的喜色,这道题,一点都不难!不就是“民心,为一国统治之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么!”这类文章,平时在国子监里,他也没少做过,满怀信心的霍荣钧,提起笔,在草稿纸上,刷刷地写了起来。

京城的二月中旬,还是严冬季节,天气十分的寒冷,再加上,春闱是科举一途上,最后一道关卡,又每三年,才能有一次,有些身体条件不好,或是心里素质,不好的考生,在春闱开始后的第二天,便陆陆续续的有人晕倒,被号军,抬了出去,让贡院里,剩下的人心中,也不禁越来越紧张,也难免会,多多少少的影响些发挥。

第一场三天考完,已经被冻僵的贺书渊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最初参加县试时,那段痛苦无比的时光,也不知道,这回春闱考完,他是不是,还得大病一场!

幸亏,这回不仅是,他有了经验,全家人也同样,都有了经验,贺书渊一出贡院,便被初一快速拉上了,铺着长绒毛毯的马车,一碗温在炭火上,热气腾腾的鸡汤,喝下去,整个人,瞬间活了过来。

接下来的第二场,仍然是,不那么重要的公文写作,对于贺书渊来说,最艰难的,倒是现在,严寒的天气,他不禁,又是在心中,暗暗腹诽,明明一年中,有那么多好时节,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在,这样寒冷的冬天,考试啊!

也许,这也是,考验的一部分?贺书渊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伸手打开了,第三场时务策论的考卷。

这次映入眼帘的,不是简单的,一句题目,而是几则,史书摘录。

:“和帝即位,分谴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有通辞状者,立于台门侯御史,御史往门外收采,如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之。”

:“多有妄造无名,共相污谤。”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果然是科举制度上,最后一道关卡!”贺书渊看着试卷,心中不禁感叹,显然,它所考核的,不仅仅是,考生对时务的看法,以及解决之道,更是考生的量,以及归纳,分析的能力。

从考题摘录的,史书范围来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考生必须熟读的书籍,如果考生把心思,全部放在,科举重点科目的四书五经上,那么就不可能,读过这些史书。

虽然,从字面的意思上,也大概能够,分析出,这些文字的意思,可是,如果没有熟读过,这些史书,就不可能,对这几句话的背景和深意,有所了解,答题时,就难免会跑偏。

幸好,这些书,当初勇毅侯世子霍荣昊,来松山书院时,送他的那一箱子书里都有,贺书渊也都抽时间,好好看过了的。

贺书渊重新把心思,放到了考题上,认真分析起来。

从这四则,摘录的句子上来看,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风闻言事”制度。

所谓“风闻言事”,是指都察院御史,可以根据传闻,进谏或是弹劾其他官吏,而不必有什么,确切的证据。

而这四则摘录,虽然是说的,同一件事情,可是,内容和倾向,却有所不同。

第一句,中记载,和帝在位时,会主动派遣使臣,去微服私访,采集风闻,了解民情,这是一种主动、鼓励的态度。

第二句,中记载,按照惯例,御史不主动去探察,但是会接受,人们的投诉,认为可以进谏和弹劾的,便会主动上疏,略去举报者的姓名,称为风闻言之,很显然,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也是一种,广开言路的措施,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态,但是也可以看出,其实是不鼓励,也不阻止的意思。

到了第三句,中,则已经是,直指弊端,言明风闻言事者,经常有随便编造罪名,污蔑陷害,他人之事了,到这里,已经是一种,非常反对的态度了。

第四句,中所载,是说辅佐朝政,宁可使法网宽松,以致可以漏掉大鱼,为什么又要搜集、听信道听途说,以斤斤计较,来治理朝政呢!

最后这一句摘录,乍看上去,是在反对风闻言事,大部分的考生,看到这里,几乎都会,顺着这个思路,大谈风闻言事的弊端,对风闻言事制度,进行抨击。

然而,这四句摘录,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巧妙的整体,结合全部四句摘录来看,最后一句摘录,其实却是有,别的意思在里面的。

这道题,从量,考到理解,再从理解,考到纵向思维,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