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抓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每次都是我躺枪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48

分卷阅读1248

    但是听起来可真开心,过年一定多做些好吃的给你。”



    钱浅和薛平贵都无父无母,家里人口少,但是这是两人婚后的第一个年,两人都想要好好过,因此在金水坊,钱浅买了不少年货,也没像平时似的总惦记着省钱。



    薛平贵的薪俸其实也还不错,而钱浅在大户人家当厨娘,赚钱其实也不少,两人的小日子完全可以过得宽裕些。只是钱浅总惦记着一件事,薛平贵以后若是真的因为红鬃烈马入了唐王军营,她打算跟着走。



    女人不能随军,军营里除了营妓是不可能有其他女人的,这一点钱浅清楚。因此她打算自己跟在薛平贵的后面走,到时候薛平贵被派驻在哪里,她就去离薛平贵最近的镇子或者村子安家。



    钱浅早就下定了决心,坚决不能像戏文里的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虽然她相信薛平贵不会给她娶个代战公主回来,但十八年不见老公,这样的傻事她才不干。颠沛流离的随部队走当然费钱,搬一次家就要费不少路费,因此钱浅从现在就开始存盘缠。



    而她的这一切打算,薛平贵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家媳妇特别爱存钱。大约还是穷怕了,薛平贵总是这样想,钱浅之前日子过得苦,他是清楚的,因此他倒也能理解钱浅的这副小气劲儿,乐得惯着她。



    有时候,薛平贵总觉得一切都是他不好。是他,不能给自己娘子富贵的生活,让她总是没有安全感。虽然他很清楚自家的小媳妇是个苦出身,眼下的日子和她以前比起来已经好了太多,但不知为什么,薛平贵总是认为他的小娘子不应该过这样的日子,而是应该像丞相家的贵女一样,锦衣玉食,穿着名贵的云锦,一切都有仆从伺候,什么都不用她cao心。



    薛平贵不知道自己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打哪儿来,但他坚信,那样的日子才是他家九娘应该过的日子啊!理想中的一切,他一定会努力替他的小娘子赚来,让他的九娘,过她应该过的好日子。



    其实对于钱浅来说,眼下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了太多。至少她从赵家出来的第一个年,她过得还是挺好。半山的荒屋被薛平贵陆陆续续修了不少回,不再四处漏风,新修好的暖炕烧得热烘烘,家里的窗子都贴了窗花,厨房里的年货堆得满满的,大年三十,她亲自和面剁馅,包了细白面的饺子,薛平贵一口气吃了三十多个。



    钱浅的饺子当然好吃,虽然只是猪rou大葱馅儿,但她是大厨,调味恰到好处,猪rou又极为新鲜,是武家坡村里过年前杀的年猪,钱浅买了最好的一块rou。



    说起来,人的忘性也真是大。钱浅和薛平贵成亲那天在村里闹腾了一通,打伤了许多人,结结实实地成了村中一霸,后来的一段时间,大家看见他们都绕着走,没人惹他们,也没人搭理他们,人人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几分警惕。



    到过年才多久啊,钱浅一身新衣进村买年猪,就已经有许多人上赶着来打招呼,言语间还颇有几分谄媚巴结的意思,像是完全不记得钱浅和薛平贵之前在村里立威的时候,到底干了什么事。



    眼下钱浅在武家坡的这些村民眼里可不再是独自生活在荒屋被休弃的小寡妇了,而是官家亲戚,军爷的娘子,是个值得好好巴结的对象,旁人且不说,对钱浅最热情的就是村长的小儿媳。



    不过村长的小儿媳和钱浅亲热,显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寒暄两句,十句里头有八句都要旁敲侧击的打听官爷仇少春的事儿,他那个读书的相公,平日里见了村里人都是一副清高的模样,竟然对钱浅和薛平贵小两口也十分客气,每次见到都上赶着来打招呼。



    到过年也不过三个月的功夫,钱浅小两口和武家坡的村民已经“相处良好”。只可惜,武家坡的村民在积极也没用,乖滑的钱浅加上比鬼还精明的薛平贵,这一对儿才不会让任何人顺杆爬的讨便宜,只是表面上与村民们相处和谐而已。



    嗯,没错,相处和谐,除了赵全福一家,其他人都和谐。



    赵全福一家这个年过得十分不痛快。赵全福失去劳动力,在家里吃闲饭,而赵金水被薛平贵打坏了下巴,吃饭都不太利索,这不算最糟糕的,赵全福家里的厨房,过年前失过一次火,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造成了不少财产损失,厨房整个烧塌,临近的屋子门窗都烧掉了,大冬天的根本没法住人,眼下只好赵金水两口子、赵全福两口子再加上赵全福的小闺女,都一起挤在堂屋,简直不能更惨。



    钱浅曾经怀疑过赵全福家里失火这件事是不是跟薛平贵有关,但她没问起过,薛平贵也从来没对赵家失火的事发表过任何评论。



    



    



    第1387章:将军,我帮您养家糊口(83)



    除了赵家,武家坡还有一个人和钱浅小两口依旧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这个人就是村长的大儿媳。她的丈夫之前被薛平贵打的够呛,这个仇她一直记着,只是很可惜,村长的大儿媳对于钱浅的怨恨似乎没什么实际作用,最多就是瞪钱浅两眼,抓紧时机咒骂钱浅几句而已。



    更可怜的是,村长的大儿媳对于钱浅的愤恨,让她就算在自己家里,也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村长家里的其他人对于钱浅小两口的态度,早就与村里其他人一样了,尤其是小儿子两口子,更是有意交好钱浅和薛平贵,平日里巴结都来不及。



    村长这颗老墙头草的态度也很明确,人家姚娘子嫁的相公是个军爷,这位军爷还有个当官的大哥,当然是个不能得罪的对象,日后他小儿子考中出仕,官场里有些朋友当然是好的。大儿子挨顿打有什么了不起,哪里有小儿子的前程重要,也就是大儿媳刁蛮不省心,这点子事儿记仇念念不忘,成日间在家闹腾。



    村长大儿媳为了自己的丈夫抱不平,却在家里百般被嫌弃针对,自然愤愤不已,和家里人摩擦不断,尤其是和村长小儿子两口子,有事没事就会撕扯起来,村长家算是再没消停日子。



    村长家的这些闲事儿,当然有人献宝一样传到了钱浅耳朵里,传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最爱八卦的张婶子:“哼!村长也是倒霉,家里有这么个刁滑的儿媳妇,成日间闹腾。他家老大也是个不明白的,这样的女人还留在家里干啥,败家娘们儿,还不如趁早休出去呢。”



    钱浅听了这话,半晌默默无语。这武家坡的村民算是没救了,村长家里眼下不消停,难道不是村长那个老财迷的错?难道不是那个“清高的读书人”的错?只要家里有事就都赖到女人头上,周围人还都是一副女人背锅天经地义的模样,即愚昧,又可怜。



    同样在为男人的错误付代价的还有赵家的王氏和陈氏,家里失了火,拐了腿的赵全福只会在家里骂负责下厨做饭的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