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抓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每次都是我躺枪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21

分卷阅读1621

    在曹氏使出百般花样想要让姬重璟回王府成亲时,京中又传来了坏消息,皇上病重了。皇上与宁王虽是一母同胞,但岁数可差了不少,足足有十岁。姬重璟二十三岁这一年,皇上五十五岁,虽然年纪不算大,但多年殚精竭虑,让他的身体早早垮了。



    皇上病重,昭国的政治形势顿时微妙了起来,几个成年皇子蠢蠢欲动,而皇上的几个兄弟也开始不安分。当然,也有朝臣看好兵强马壮、封地富庶的宁王,开始偷偷向云岚州递消息示好,希望拥立宁王。



    姬重璟对这一切无动于衷,还是安安分分地在边关当将军。但他有皇族血统,又手握重兵,这个节骨眼上,许多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就算姬重璟自己不想当皇帝,他拥有的资源,也足以让任何人在储位之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所有有意夺位的人,包括皇上的几个儿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拉拢姬重璟,而病重的皇上却也没有完全失去对朝堂的掌控,他一道旨意宣姬重璟进京,一方面颇有几分监视之意,另一方面也存着几分拉拢之心。



    接到圣旨的宁王姬重璟自然不敢耽搁,立刻从边关出发准备进京。皇上宣姬重璟进京当然不许他多带兵马,因此姬重璟启程也只是带了三百人的卫队而已。



    谁知几年都没能在姬重璟手里讨了便宜的夷梁国不知怎地得知了姬重璟离开边关的消息,立刻趁他不在,袭击昭国边境。



    不过姬重璟素来治军有方,就算他离开边关,但昭国守军兵强马壮,军纪严明,夷梁国想要迅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显然不太现实。但新上任的夷梁大将也是个挺有本事的战将,头脑十分灵活,他命令副将带领大批人马牵制昭国军队,自己则带着分成小队的骑兵突袭最西端的梁平州。



    这样出其不意的袭击取得了巨大战果,梁平州最前哨的一县六镇全部失陷,梁平州守将只好紧缩防御,将所有部队撤回州府,一边向周边几州求援,一边命人送信给正在回京途中的姬重璟。



    又一个重要抉择被摆在姬重璟面前,是跟着宣旨的钦差回京,还是立刻带人驰援梁平州。关于这问题姬重璟似乎也没犹豫多久,他不顾宣旨钦差的劝阻,直接带人直奔梁平州,就凭着身边这区区三百人的卫队,夺回了已然失陷的一县六镇。



    宣旨钦差虽然不赞同姬重璟抗旨,却也清楚边关告急,军情耽误不得。于是钦差带着宁王上书独自回京覆命,他不仅没添油加醋地在皇上面前给宁王上眼药,反而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姬重璟的好话。



    姬重璟没能回京,但京城方面的来人确源源不绝,各色人等怀揣着不同的目的,纷纷赶往边关,希望能得到手握重兵的宁王的青睐。与此同时,在年轻的姬重璟手中吃了大亏的夷梁大将也开始觉悟,昭国宁王只有二十三岁而已,依旧年轻,前途不可限量。若是让他继续这样在战场上磨炼,姬重璟将很快成为不可战胜的一代战神。



    对于夷梁国来说,敌国出现这样一位年轻的天才战将绝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夷梁大将与夷梁王商量过后,决定不择手段的除掉姬重璟。



    但武功高强的姬重璟可不是那么好除掉的,几次暗杀失败之后,夷梁王决定利用政治手段除掉。



    京中开始渐渐出现宁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流言,也开始有大臣罗织罪名,上书弹劾姬重璟。好在皇上只是疑心重,并不是真的糊涂,他对能力卓绝的姬重璟并不十分放心,却也并不想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莫名其妙的杀了自己的亲侄子与昭国最好的战将。



    不能杀,那就拉拢。二十三岁的姬重璟天天在边关打仗,到现在为止身旁连个侍妾都没有,一直以来,各种势力都在不遗余力的想要给他塞女人。但姬重璟十分谨慎,一直以来从未接受任何“馈赠”,在这个男子大多弱冠前成亲的时代,愣是把自己拖成个大龄单身狗。



    皇上想来想去,觉得是时候给自家侄子赐个婚了,一则关心一下自己亲弟弟一系的血脉,二则选个让他放心的宁王妃人选,将宁王府后院牢牢控制住。



    皇上精心挑选了皇后的内侄女赐婚给姬重璟,但没想到姬重璟居然再一次不给面子的抗旨了。



    



    



    第1813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



    姬重璟不肯接受皇上的赐婚,反而自己提出了一个宁王妃人选——太常寺少卿姚行勉嫡女姚若云。不过姬重璟这次抗旨也没有惹得皇上雷霆震怒。因为姬重璟虽然拒绝了娶皇后的内侄女,但他自己提出的宁王妃人选,让皇帝觉得似乎也可以接受。



    姚若云的父亲姚行勉只是个四品官,还不是实权派,以她的身份要做宁王妃,其实颇为勉强,但皇上对于身份略低的姚家却没什么不满。



    一则姚行勉此人在朝中职务虽然算不上高,但为人清正耿直,从不与人结党,皇上对姚行勉的人品放心。再加上姚行勉本人科举出身,并非本朝世家勋贵,姚夫人也只是个正六品太学博士的女儿,虽是书香门第,却并没有什么大背景。



    对于皇上来说,手握重兵的姬重璟选择非勋贵出身的姚家女做王妃倒是好事,这意味着他无法从王妃母家一系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毕竟,一个无实权的太常寺少卿岳丈,可没法成为宁王在朝中的政治依仗。



    对于重病的皇上来说,姬重璟求娶背景单薄的姚家女也是个明显的政治信号,证明他无意碰触京中勋贵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也无意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站队,打算在错综复杂的储位之争中保持孤立,这当然是好事。



    可对于急于争取宁王支持的各派势力来说,宁王求娶姚若云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原本门庭冷落的姚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想要拉拢宁王的各派势力纷纷打算从姚家下手。



    大家纷纷觉得宁王求娶姚家女的背后一定另有深意,毕竟宁王自从成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过京城,和京中的贵女们一概没有接触,怎地就突然在一群京中未嫁女中准确的选择了姚家女?还特意为了她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但其实姬重璟求娶姚若云还真没有更深的考虑,他只是单纯的从心而行,求娶自己喜爱的姑娘而已。



    姚行勉是个这年代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他少年时与自己恩师的女儿相恋,中举后成亲,到后来虽然官居四品,却依旧与夫人鹣鲽情深。



    姚行勉与夫人生育了一子一女,儿子姚青云,女儿姚若云,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姚夫人伤了身,再也不能生孩子。只有两个孩子的姚行勉,在这年代实在称得上子嗣不丰。按道理来说,他很有理由纳妾绵延后嗣。若是姚行勉肯把妾侍生的孩子直接抱在夫人名下,当做姚夫人的子嗣教养,他甚至还能被视为为夫人着想,